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喚醒每個人的心中那一個小丑


喚醒每個人的心中那一個小丑

自主學習課程共備紀實

在人生這場紙牌遊戲中,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就是小丑。漸漸的,小丑離開了,我們變成紅心、方塊、黑桃或梅花,國王、69…我們不問自己是誰、從哪裡來,人世間的事物,我們已經看過太多遍了,結果我們就把眼前的世界視為理所當然。但是我們心中的小丑並沒有就此消失,小丑也像是小孩的倒影,永遠都會好奇。翻開一副牌,紅心或梅花的底下也許還是藏著一個小丑。~《紙牌的秘密》

課程行動省思強調要回歸自主學習的課程圖像

小丑連結魔幻與現實兩個平行的世界產生更巨大的了焦點,也因為沒有偏見的寬容之心,主動地干擾外在事物,才使得文明能力與自然能力產生接軌與辯證。但,雖然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丑。」還必須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否則小丑可能就永遠消失在世界上了。但是,除了意識的自由去喚醒心中的小丑仍不足以彰顯自主學習的素養,還要能回應實用主義的解決問題,去啟動學生具備能力與勇氣為自己的選擇與行動負責,方可以激發學生生命的喜悅與生活的自信。誠如京霈老師在共備課程中的分享:「不同預設,教育的圖像就會不同」。所以,「自主學習課程的目的為何?對學習者圖像的想像?什麼是知識、真理是什麼?如何獲得知識、培養何種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的課程與教學目標?」以上這些關鍵提問,將有益於進一步整全中山自主學習的圖像。

課程行動省思主張課堂經驗結構的有機演化

    即便同一個自主學習的課程材料,不同教師就有不同的教學實踐。翁偉閔老師(數學)透過〈10年後65%的工作還不存在〉的短文報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軟實力包含哪些能力?企業雇主最重視的人才能力?」,那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嗎?」;林庭羽老師(英語)則是從生活經驗出發,一個旅行的策劃,要思考時間管理來有效規劃景點、要能有閱讀策略來蒐整旅遊資訊、要會運用科技社會參與與溝通,並帶領學生體驗「Time is up to tou」活動,有感時間的珍貴;以及彭怡婷主任(特教)的自主學習第一節課程重心放在「課堂規則的建立」,以及「課堂分組討論方式的介紹」。從三位教師分享共同發現,自主學習課堂經驗結構的初始,都是關於「建構個人的意義」,喚醒每個人的心中那一個小丑開始出發。

課程行動省思兼重探尋新的可能與學生的有效學習

    當教師在進行教學反省時,都隱約觸及「學生有效學習」的課題,包括「學生給的都是期待答案如何產生轉化學習?(偉閔老師)」、「這節課會不會/能不能考試?如何進行評量?(怡婷主任)」,除了意圖要超越現狀的定義和課堂的真實情境;也是不期待課程流於熱鬧活動,還是要關注教學本身。

    今天的課程共備,我看見這群充滿教學熱情的夥伴抱持實驗精神,逐漸走到學習者中心、尊重學生自主性,從「想成為自主學習的老師」到「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老師」的教學實踐路上,渴望求知、渴望成長、渴望積極回應學生的需求,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