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人人都是自媒體,我應該…

 

人人都是自媒體,我應該…

阿武校長

    這是一個數位社群的時代,由小網路、小團體組成的網絡,每天我們都在使用社群媒體、討論區、社團網站或遊戲網站互相聯繫。一方面讓世界變得更小、尋求支持變得容易、生活變得有趣多元;另一方面也造成身心健康的影響:害怕漏追蹤朋友的動態FOMOfear of missing out),以及「社會攀比心理」(social comparison),對他人貼出的美好生活產生忌妒和比較的心態等等。因此,網路素養的認識與能力培養就十分重要,先以自媒體為題,與大家交換學習與想法。

    社群網路(如:臉書、Instagram等)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我們每天都能在社群平台看到來自不同人、不同組織,基於各自目的所產生的訊息。想一想,作為一個自媒體將訊息傳遞出去,以及快速作回應,是否有觀察發現:1.「達克效應」:有時會對自己的認知能力過度自信,以致於忽略了自身的某些盲點;2.「認知偏誤」:有時容易活在自己的劇本裡,當我們對某些事情有既定的認知時,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往符合這個認知的方向去思考,不太會反省這個想法有可能是錯誤;3.「從眾效應」有時我們也會盡量符合人們期待的想法;即使是一個不理性的想法,我們也會盡量說服自己跟他們的想法一致的;以及4.「情緒抒發管道」:「嗆聲」、「訐譙」來彰顯「勇氣」與「敢講」的青少年文化。但是,卻忽略了言論自由也不代表道德自由,個人抨擊的言論很容易直接傷害他人,加上自己朋友、同好的回應按讚,同溫層效應,強化了個人情緒抨擊的力道,一不小心,就成為了「網路流氓」。

    因此,作為自媒體,我們應該:

一、分享資訊前多思考:對於自己要分享出去的訊息,尤其是那些一時之間令人感到害怕的、生氣的、驚喜的訊息,應該先判斷訊息的真實性與轉傳後果。

二、對自己產製的內容負責:無論是在錄影、剪輯影片、或在網路上發文時,都應該想想自己為什麼產製這則訊息,以及可能造成的後果。

三、產製內容時遵守著作權法規:在產製內容時,如果使用到別人著作,例如:影像、文章、或音樂等,需注意授權條款,遵守著作權的法律規範、尊重他人的智慧結晶、避免發生爭議。

    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自主學習與慢想「WHY」是重要的,也就是熱愛思考、追求真理;想知道形成原因以及為什麼;慢想的歷程會不自覺提高了情緒的穩定與心理、思想的彈性,從中汲取不少快樂與滿足,也必定充滿發現與學習,



圖:品閱課程社群夥伴與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討論國中教育合作機會。

 

參考來源:中山國中品閱心視野媒體識讀/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素材教材包/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