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再尋思‧<ㄧ顆開花的樹>

    今天往返高雄的途中,短暫的閉目「尋思」,沒來端映心的是佈置在學校影印室一角席慕容的<ㄧ顆開花的樹>:『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ㄧ顆開花的樹>,每一回斟酌反芻,都有不一樣的蘊思,這回對於擬化作教育人的心境,在時速近300公里高速透析下益發澄明:都是在您我最美麗的時刻,陽光地盼望與等待,蘊釀著及邂逅著接續一朵又一朵的美麗。

   「尋思」是豐盈自我的態度,對於留白或現況再投無界的探究想像,「尋思」是洞識本質的方法,除了看見事件的現象與因果,更進一步釐清脈絡捕捉最真實的經驗,「尋思」也是改善求好的實踐,可以是依附政策實幹前進,也可以是empower教育政策的公共意義及多元發展的可能。但,曾幾何時,「尋思」被「速食文化」、「淺碟效應」乃至「程序正義」擠壓得沒有空間與彈性,倘若我們不進行根本性與最大可能的尋思對話,任何的改革推動都會在「製造問題」與「解決問題」之間撞牆找不到出口。簡言之,面對當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我們「大人們」「再尋思」的啟動才是關鍵。

「尋思」是豐盈自我的態度

    我們都太過於急切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面對任何的教育改變,我們都標準化且很有效率地以既有的習慣和專業來詮釋和應對,當然,聰明如我們也會企圖在過程中獲取最大資源,又想保有習慣中的利益與價值。所以,終究只是在不穩定的過程中折衝出一種暫時平衡的狀態。就像過去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強調課程的理念由知識中心轉變為強調基本能力,儘管專家學者設計偏向於能力導向,但實際教學都是內容導向的居多。

    同樣的,這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在鬆綁入學管道,舒緩升學壓力之後,倘若我們不就改革的意涵、時代變遷與世界發展趨勢,再尋思教育目的的問題:「國民教育是要培育健全人格,還是要增進知識與技能?教育是要適性揚才,還是要提升國家競爭力?乃至於教育是要以對象為目的,還是以教育內容為目的?等等」我們的現場教學模式自然不會改變或是活化,最終我們還是無法對於十二年國教的未來圖像投以盼望與想像。

    誠如張忠謀所說:「學校教育所學在社會上僅用到20%而且有效期限只有5」再加上資訊科技的發達非正式的學習轉化平台或介面如FB等更是以倍速的躍進未來教師如何定位?我們應該要教什麼?如何教?個人以為這一連續的尋思過程才是活化教學的可能實現關鍵。

「尋思」是改善求好的實踐

     以九年一貫課程推動為例,自2001年實施以來,仍存在著根本性的問題,如:「能力指標的運用」、「課程統整」、「協同教學」以及「領域取代學科」等,究其原因是我們都太偏重了政策本身或相關政策工具是否有效的執行,甚少關切政策及配套工具的核心價值是否具有合理性?例如:尚未整備師資的培育,「協同教學」、「領域取代學科」勢必流於形式與現場空轉。很擔心,十二年國教的推動重蹈其覆轍,除了剩下「入學管道制度」的紛嚷,其餘仍是波紋不動,依舊如昔。

    最近參加英國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全球教育與學校領導」實務工作坊以及拜讀佐藤學所寫學習的革命,談的都聚焦在「從教室出發的改革」,主張知識是由個人與文化的建構強調學為主教為輔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反思對話以及體驗並讓老師找到成長的動力

    當然,我們並不一定得移植複製,這裡頭還是存在東西方教育哲學觀的差異以及個別學校脈絡的不同,迎我的啟發除了反省「我到我們」的教育公共性之外另外就是免除考試的魔咒之後,我們應積極營造適合教育實驗與實踐的場域,這個實驗可以是針對「課程設計」「教學活化」「多元評量」「生涯試探」救教學」乃至「教師共讀」等,易言之,國中端要回應十二年國教的除了技術面的對策更應花心力在「以教室為單位的實驗與尋思」。值此我們也提出第二階段的校本課程「黃金畢業證書」的構想一方面試圖串起第一階段校本課程的4顆珍珠「閱讀共享生活共好生態共生以及生命共榮」再方面善誘教學實驗與再尋思多元學習的可能。

   最後以摘錄佐藤學的一段話與夥伴們分享︰「教育並非服務業而是所有大人對孩子的責任。」你決定你是誰。如果一開始我們就認定是過客的身分,那我們勢必逃脫不了過客的宿命,如果我們要決定成為會開花的教育大樹,那想必是盈滿了美麗的教育盼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