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學習新行動

  辦教育就像是蓋一棟大樓無論您採用任何新穎的工法那都必須將地基打穩否則越高樓層無論如何華麗壯觀都有搖搖欲墜的危機;辦教育又不像是蓋一棟大樓可以兼顧品質與效率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需要等待的功夫有時愈是有亮點的教育作為也會很快流行退燒。沒有錯,教育政策經常游移於「均等」、「卓越」、「選擇」以及「效率」等價值判準的十字路口,就像是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疑問:我們需要一個「免試入學」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我們必須將絕大部分的教育資源分配在「免費入學的後中教育」以及「後中的優質與高等教育的卓越」或許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見解思維但,唯有深刻的省思與對話,才會產生堅持的力量。
    經歷兩次的國內重大教改經驗,讓我們認識到,教育不止於教育教育必須回應政治的變革經濟的局勢以及社會文化的變遷。我們或有體認舊世界的規則逐漸改變,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我們要學習打開新的想法,擁抱新的經驗,同時勇敢面對新的恐懼接受新的無知。而「學習新行動」就是第一步。
把全世界當成教科書
    「我們培養了電機系的高材生,但卻不會換燈泡?」因為,我們把「知識」與「生活」分開,沒有從學習實作開始,忽略了參與知識發生與發展歷程,缺乏全局的觀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和自己舊知識與經驗結合,即便掌握了知識,也無法產生學習遷移的能力。學習應是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好的學習就是從每天豐富的經驗中學習,並看到未來的需求。就像PISA測驗所主張的哲學「應用」,不評估孩子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要評估他們學習的內容和技巧是否對未來的生活有用,換言之,就是要把全世界當成教科書。
    所以,我們必須將我們傳統的教學與課程觀進行調整,教學時嘗試創造課題的全貌,這個課題是與生活相關,能誘發新的學習,並對實際生活有進一步的體驗與表達分享的機會。例如:透過「二代健保」的課題引發有意義及有趣的學習動機,形成當下專注的目標,可能是數學課設計討論或解決「補充保費及扣繳的計算」的教學活動,也同時衍生「社會福利政策」、「國民保健運動」等議題的討論發展,將學習塑造成馬上就能找到意義與價值的事。
    針對「把全世界當教科書」的課程觀,以我們學校的條件來思考,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來努力:
一、               鼓勵教師研發主題課程教案,透過「問題式學習」、「個案研討」、「角色情境扮演」以及「社區行動倡議」等多元教學方法,來開展傳統教科書為中心的侷限性,並與課堂教學研究整合執行。
二、               經營學術屬性社團的轉型,由服務及體驗為主的學習,再附加行動研究的精神來推動發展。
三、               研析PISA評量試題,轉化為教學佈題策略及發展教學層次,以促進主動學習的教學並持續進行評量與作業規劃的微調。
教學是師生共同去經歷的成長過程
    「我們擁有許多乘客經驗,始終說不清楚目的地該怎麼走?」學生就好像是在搭便車一樣,在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情況下,簡單重複地跟著老師走,不探索什麼,自然也尋找不到什麼,更遑論思維方法的訓練。根據研究指出,如果一百分鐘的課堂都是單向講授,那只會產生5分鐘的學習效益,而複合運用社群討論或實作體驗卻可以產生50分鐘以上的學習效益。另外,就學習類型來說,假設一個班有30位學生,教學活動只有採以單一聽覺或視覺取向,那會有22位學生無法獲得妥適的學習照顧。以上數據,嚴肅且重複傳遞給我們一個共同的訊息:課堂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質量上,以便使學生更致力於學習。當然,任何有別於傳統、有別於他人的挑戰都會令人不安且需要勇氣,我們可以從講述法開始微變化,一開始先運用「適時暫停」策略,加入「 兩兩 學習夥伴機制」,再來規劃設計「提問與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等。一堂高效能且有品質的課堂,應該是有思想、有問題、有討論、有活動,還能有啟發與感動的,是師生共生意義與交流意義的課堂。
針對「教學是師生共同經歷的成長過程」的教學觀,我思考未來還可以持續從以下幾個方向來努力:
一、               持續教師共讀計畫,增加專業對話交流及教學共識。
二、               課堂教學研究滾動檢討與精進,逐步擴大參與,有效解決教學問題與校本活化教學案例。
三、               鼓勵推動各項教學實驗「閱讀理解策略融入領域教學」、「DFC創意行動挑戰計畫」等,積累教學能量與豐富現場對話。
用創造的眼光看見孩子的可能
    從孩子的「一萬個為什麼?」開始,學生就是天生的思考者與探索者,我們教師的工作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從旁引領協助,肯定學生自我認同的多元性與差異性,給予價值肯定,並提供其發展空間。我們要對每一個學生生命成長做整體的關照,善於觀察學生的眼神、表情及問答,營造共同克服困難、享受成功的經驗,才能形成師生情感交流,「教」「學」互動的默契。
針對「用創造眼光看見孩子的可能」的哲學觀,在課堂教學上,有兩個方面還要加油:
一、發展多元評價的機制,提昇教師多元評量的能力,建立學生自信豪氣並激發潛能。
二、精進補救教學策略,定期檢討對話,把每一位學生都帶上來為教育職念。
我們現在努力我們的未來
    第八節輔導課後,應該是回歸寧靜的校園,貢寮國中的校園氛圍還是暖烘烘地,一群追夢勇士,裡面有學生有老師,不放棄且堅持地在校園角落或操跑著、或競練著、或輔導著、或討論著,。沒有人要求,更沒有人規定,我很清楚知道校園改變的力量乃是蘊藏深厚的師生情感而非一道又一道的政策背後。提出「學習新行動」只是要引導這個力量,方能使大家的努力朝更有效益的方向!
    在臺灣社會喧嚷不休、彼此信任瓦解之際,我們知道無法期待有英雄來解決所有的問題,只有我們每一個追夢者的傻勁堅持,才能突破困局。所以,無論如何,請都保有您的熱忱與使命,我們現在努力我們的未來!
   最後,再一次向大家的「熱忱」致敬,貢中加油!
祝福  寒假愉快、新春如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