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一張祈福卡片不只一堂生命教育課

一張祈福卡片不只一堂生命教育課
因為有愛,行動幸福
    民國86年獲得教育部輔導工作有功人員獎的鼓勵,主辦單位希望我在教育部輔導成果彙編的刊物上寫一段話,如果沒有記錯,其中有一段話我是這麼寫著「學校只是提供一個可以讓生命直接觸動生命的場所而已,我的生命也在過程中被豐富、被圓滿,」那時歷經三年輔導工作的投入,就已將「生命教育」作為輔導工作的推動核心。看見昀謙老師用心為癌末的孩子發動祈福活動,就是用生命感動生命,讓其他的孩子在觀照別人的生命中,看見自己的擁有,而懂得珍惜與同理,藏著對生命感動的底蘊,我想這比上生命教育課、辦活動演講來得更有生命味,更讓人熱血,更讓孩子真實體驗生命的深刻。
只要用心,課程教材就在生活中
海倫凱勒<三天的光明>「要是我們每個人在成人生活的早期中,突遭不幸而變瞎或成聾幾天,那將是ㄧ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黑暗能使他更加欣賞色彩之美;寂靜則敎他益發珍惜聲音之樂,這短短幾句,道盡了生命本質問題。」當然我們不希望也不會要孩子透過親身不幸的體驗來獲得學習,就像這次「為癌末孩子的祈福卡片活動」,或者前一陣子新聞報導「智利礦工受困苦69天,堅持生命能量的展現」,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難得題材。也就像我們去寺廟或禪院,法師們通常都會稱我們為「菩薩」,因為我們都可以在別人的身上學習,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老天爺安排的功課,在這樣的生命與生命互相引導、觸動的過程中,能感受生命的能量而學習、成長。
用生命教育來耕耘孩子心田
    我對生命教育的理解就是「自信自己、欣賞別人、合諧環境」,惟有孩子的心變得柔軟了,教育的養份才進得去。當孩子有自信,就不會傷害自己;當孩子懂得欣賞別人,就會多一些包容理解與感恩;當孩子懂得合諧共好,就會尊重珍惜所有。讓孩子活得有創造力,面對外在現實時,都能保持興味盎然的生活態度。所以一旦生命教育落實了,學校的生活教育也自是提升了。
回到教育初衷,就會有純粹的看見
謝謝昀謙老師的用心、怡珍導師的投入以及輔導室的努力!
教育就是要有感動,才能產生力量,不論我們扮演哪一種角色,只有找到感動的力量,才會發現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只有能感動別人,才會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一起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