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入「寶」山,滿載而歸

入「寶」山,滿載而歸
                     君武98/03/29
    早上六點起床是有一點煎熬的。三月份的晨曦有些迷濛,帶點詩情與涼意,或邀或遇的六人豋山小隊,進行一場「揮汗與領會」之旅。從「豪情上山」、「登高望遠」、「翼翼下山」,時刻默會林振春教授提醒的:「腦袋保有問題意識」,因而有著不同的看見與領會。
一、              豪情上山:歡喜做、甘願受,所以出入無所。
    這兩週的課程,無論是專題課程或是實務研討,始終圍繞與被提醒著「你準備好了沒?」。每一次這樣問自己「我準備好了沒?」,總是先否定、再肯定;每一次否定與肯定的「內在對話」與「外在對話」往返歷程中,我開始挑戰這樣的命題:就像爬教研院後山一樣,昨天忘了帶水,今天忘了帶毛巾,再好的準備總是漏了一項?背著滿滿有形、無形的準備,會不會成為我爬山攻頂的負荷?無法自在?
   
馬克思:「人類的進步,不僅是想像真實的事物;而是真實的想像」,或許我無法釐清「我準備好了沒?」,但是我可以想像成為一位理想的校長:可以提供學生發展可能、可以理解教師彰權益能、可以支持家長合作夥伴、可以引領社區總體營造。當我肯定自己擔任校長角色的價值,賦予完整的意義:一個寫社區生命故事的靈性導師,我的空間開始延伸、我的視野變得開闊、我的態度更為堅定、我的生命終究完整。
   
今天我在山頂眺望整個豐原市,留了一點汗,手腳有一些顫抖,但整個身體很放鬆,深深地呼了一口氣「如果沒有意識到人終將死去,就不能體會活著的滋味。」同樣的,如果不認為活著是多麼奇妙而不可思議的事時,也無法體認必須要死去的事實。行動實踐的啟發蒙眛,就在於克服人生各個階段中的諸多無知幼稚與恐懼不安,讓人活得茁壯與自信。我決定豪情上山!
二、              登高望遠:山頂的風景或許很美,情願享受這路上的每一個踏實的感動,尤其是在確認每一步伐中所確立的自信,更強而有力
    
教研院後山有一段山路是十分陡峭的,目測概估有近70度的傾斜度,必須扶者旁邊的水管方能順利向上挺進。決定挑戰登高隊伍中有兩男四女,寶郎校長領隊,我負責殿後;期間「團結」是重要的,「調和」是關鍵的。
(一)「異異,同同」的團結,我們必須理解個別差異,互相扶持,隨時注意個別狀況,前面隊友的步伐,都是累積後續跟上的判斷能量,提醒成了過程中默契的語言。校長領導也是一樣,除了透過明確的願景目標,來凝聚生命共同體之外,「理解」與「等待」是過程中關鍵的「撇步」,對我於言,這是一門須要時刻提醒自己的功課。此外,教師教學的道理也是一般:教學就像帶領學生渡河,往往老師先會一股腦往前大步過河,在河的另一頭,呼喚孩子依樣過河,而忽略了孩子步伐的差異性;若是過不了河,就會提醒學生多練習或是強拉跨過了河,造成孩子即便過了河,也不能深刻明白渡河的目的,體驗過河的道理、扶持過程與鷹架學習的重要性,甚至,埋下了渡河的陰影。
(二)「身心靈」的協調:
   
同行的寶郎校長擁有中醫師合格證照,總是運用中醫理論來提醒我們如何輕鬆爬山,強調陰陽協調:手手協調、腳腳協調、手腳協調以及身心靈的協調,因為自身協調,方有餘力因應外部的變遷;亦能儲備更多的能量,面對時刻的挑戰。彷彿這與湯志民校長所主張校園環境是人與境的對話、張鈿富 教授在營造優質校園文化中所重視人與物的和諧、林明正輔導校長所提醒的「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以及范情 教授強調單一價值的批判,剝至裡層的核心價值「調和」,有著深刻的回應與關連。啟發我們在後現代的世界裡,因應個別化、非連續性及多元派典的特徵,校長除了理性的邏輯思辨能力之外,對於人事物應有更高的敏覺度與包容力,「調和」的運作成為必要的途徑,教育的自由與創造性也因之延展、揮灑。
三、              翼翼下山:側身、蹲低、重心放後面!
    坡度越是陡峭,越是能體會「上山容易下山難」。一步一步的估量,惦惦踏實的份量,「側身、蹲低、重心放後面!」,領會大自然課程的啟發:「謙虛」與「包容」這是一生的功課。
(一)謙虛:雖然經過120班大校,10年行政工作的試煉,因為順遂如常,並沒有為謙虛印下深刻的痕跡。直到去年第一次參加北縣校長考試的失敗,這個跌倒,摔出「人定勝天」信仰的挑戰,明白很多事不是只有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期間貴人的牽成、機遇的安排,都讓結果有許多變數。又如林寶琴輔導校長提醒的:「另一隻眼睛看自己,正面反面都是學習」,黃孟涵輔導校長不斷叮嚀的:「溫柔的態度,柔軟的態度,以及堅持原則」,林明正輔導校長要我們理解「求全的必要」,在在利用親身經歷來強調專業的謙虛是校長最基本的格局與高度;目前的我或許正在爬山階段,隱然必須時刻明白有上山,就會有下山;人生最後帶給我們安慰的,都不是那些頭銜,而是我們到底對自己的人生滿不滿意?理解自己的人生是有缺憾的,這是一種解放,不是一種痛苦。隨時提醒、注意:「側身、蹲低、重心放後面」!
(二)包容:山景之所以美,是願意承載萬物,繽紛共存。先學習放下自己,才能真正懂得包容;就好比水可以是幻化多元的樣態來呈現自己:可以是水蒸氣、可以是冰塊、可以是河流、可以是大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礙,達成某種程度的突破,往真善美的目標邁進,也需要有「放下自我(執著)」的智慧與勇氣
    
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面對強調專業自主、高度參與的校園氛圍,校長必須是超(越)(常)人,校長需要包容的器識,啟動正向引導的感染力;行政需要包容的看見,點燃教師承諾的熱情;教學需要包容的理解,開展學生多元的可能。
四、           語:教育是喜悅與希望的感染與發萌
教育可能,所以我們存在;我們存在,所以教育可能!對於學校教育,充滿了無限想望。目前的我肯定沒有孫正瑞輔導校長的豁達:「勇敢退休,留一些時間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這四週課程的充電,讓我很享受充滿能量的自己,如果一定要回答生涯發展的規畫,我會傾向用貝登堡的話:「隨時準備自己,開心的生活,開心的離開」。
文末一提,這一週台北縣蕙質校長、澤民校長以及理事長的探訪,帶給我們沒有語言的鼓勵與支持,有時候教育好像不需要太多的武功秘笈與語言,只要合鳴共振的真實感動,就可以引領前進、和合續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