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學習的王道

 
    「我在觀賽的歷程學習到了甚麼?」、「我的學生在競賽的歷程又學習到了甚麼?」在離開東區英語文競賽會場的路上,兩個問題交迭的浮現。答案沒有把握,但堅定了鼓勵學生多參加各項競賽的想法,透過競賽的交流,刺激更謙卑的學習與更清明的看見。當然這樣的觀點具備一定的冒險性?但「願意學習」、「能夠學習」及「可以學習」清楚是降低風險的確保。
一直相信教育使人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在遇到困難時,會產生創造性的能量,努力走向超越。「學習」一直是走向超越的主要途徑,沒有超越經驗的學習就不會有深度學習的產生。就像知名的思想管理 家韓第的 太太這麼問他:「你已經七十五歲了,你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了什麼?」韓第驚訝的發現,教育過程當中所學到的知識就像堆放倉庫的東西,幾乎派不上用場,反而學到最多的通常是犯的錯誤,或被逼迫超越個人的經驗,或必須面對自己不足的時刻。這樣的感觸與最近拜讀美國作家Josh Waitzkin的《學習的王道》所提深度學習的主張策略不謀而合。
捨棄過去的舒適或安全,才能有所成長
你會找一百個理由拒絕改變?還是會為了一個單純的理由不斷尋求挑戰突破?以寄居蟹為例,寄居蟹的身體長大後,就必須尋覓更大的殼來容身,寄居蟹脫離舊殼尋覓新殼的過程,就是學習和成長的起點。
讓我們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純熟的基本功
講求績效速成的年代,所謂創新奇招總是令人神往,那就像是學生不認真學習演練數學習題, 卻偷拿 老師辦公桌抽屜裡的考題來應付考試。這樣做可能對於考試作答不成問題,卻沒有體會學習本身的價值或學習過程的美妙。Josh Waitzkin提出「畫更小的圓」概念;把整套招示拆解成幾個小動作,循序精練順暢融合,方能磨練基本功。
如果沒有拼盡全力,就無法從挑戰中學到東西
有阻力才有成長,在探索自我極限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得到可貴的學習經驗。學習的過程與學習的結果,我們應該同等重視,因為沒有經過競爭洗禮的孩子,遇上不可避免的挫折,這個孩子很可能會欠缺因應障礙的韌度而一蹶不振。
除卻貪勝,才能真正得勝
排除貪勝之心帶來的干擾,就可以像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草葉一樣,在颶風中折彎了腰,卻屹立不倒,順著迎面而來的各種變化調整,心境澄明而極度專注,將生活中的點滴波紋都納入你的想像與創作。
競賽或許沒有永遠「結果的王者」,卻潛著「學習的王道」。把我的心得迫不及待告訴「你」,還有「你」。今年東區的英語文競賽已經圓滿落幕,我們明年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