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從我到我們

從最近一則文教新聞談起,前行政院長 劉兆玄 先生在為台灣大學應屆畢業生致辭時,以椰子樹比喻台大學生:「只顧自己往上長,連一點樹蔭都不給。」其實,不只是台大的學生,也擔憂現在主要訴求「競爭」的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孩子,心中自私沒有他人並且缺乏安全感。美國民權運動領袖 金恩 博士就說:「人是存在於彼此互聯的共生體系中,我的努力是成就彼此無法逃避的職責。」每一個「我」都賦有「我們」的責任,從我到我們是一個提升自我,利益他人的修練道路。
我們共享、共好、共生、共榮!
再分享一則故事:過去在雪山,有一隻很特別的雙頭共命鳥。奇怪的是,一個頭常能吃到甜美的果實,另一個頭卻常吃到不新鮮、甚至是腐敗的果實,因此而心生不滿、嫉妒不已!在一次覓食中,沒嚐過美果的頭忍不住對另一個頭抱怨:「不公平!你都可以吃到好果子,我卻只能吃到爛果子,乾脆今天我就吃一顆有毒的果子,讓你以後都吃不到好果子!」另一個頭安慰牠說:「雖然是我吃到好的果子,但最後受益的還是我們兩個呀!」想不開的那個頭聽不進勸說,還是吃下毒果,最後被自己活活毒死。沒有錯我們就像故事中「雙頭共命鳥」,社會越進步,分工越細密,我們的生活越是在彼此緊密連結的生態鏈中互相影響著。當這個社會的權利意識凌駕於責任義務之時每個人只在意「我」的權益,這樣,個人無法成長,社會也不會進步。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培養與他人的聯繫感,一種更深入、更真實的聯繫感,建立共通的情感與關係。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們才可能發生「共享」、「共好」、「共生」、「共榮」!
看見陽光,同時欣賞月亮與星星!
我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忙著活著很少會主動省視自己的人生座標,透過多元參照來認識全部的自己,乃至過度看重自己、膨脹自己,狹隘的氣度容不得歧異,與人相處勢必處處礩碚難行。這樣的「我」,往往所接收的訊息以負面居多,自然也就習慣以惡法來面對事情,惡的循環糾結難返。
其實都只是一念之間每個「我」倘能願意縮小自己,「我們」的空間就變大騰緩出一段距離使得有角度去看見更廣的視野就比方是看一場球賽,要是過分在意記分板的分數,就無法欣賞激烈有趣的賽事清理出一些留白去思考多元的面向,唯有超越表象,才不會被外表與成見所綁架,就像在攝影構圖上適當的留白,可以讓想像馳騁、意念流動,在小小一幅影像中創造廣闊的空間感。
    所以,我們必須覺知每一件發生的大小事都是社會關聯的,沒有一個事實的描述可以獨立於社會脈絡而存在,從我到我們來思辨群己關係,向內反省,向外擴展,「同理」、「合作」、「榮譽」等價值都將會一一朗朗展開,反倒從「我們」更可以清明看見「我」自己。
「我們貢中」只有一群人、一個團隊、一個家庭,共同鋪陳「生活共好」、「生態共生」、「生命共榮」及「閱讀共享」的學校教育目標。從我到我們,因為信仰,所以可以持續向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